-
管式炉
一、 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
管式加热炉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:辐射室、对流室及烟囱,图1是一典型的圆筒炉示意图。
炉底的油气联合燃烧器(火嘴)喷出高达几米的火焰,温度高达1000~1500℃、主要以辐射传热的方式,将大部分热量传给辐射室(又叫炉膛)炉管(也叫辐射管)内流动的油品。烟气沿着辐射室上升到对流室,温度降到700~900℃。以对流传热的方式继续将部分热量传给对流室炉管内流动着的油品,之后温度降至200~450℃的烟气从烟囱排人大气。油品则先进入对流管再进入辐射管,不断吸收高温烟气传给的热量,逐步升高到所需要的温度。2025-08-01 -
管式炉
一、 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
管式加热炉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:辐射室、对流室及烟囱,图1是一典型的圆筒炉示意图。
炉底的油气联合燃烧器(火嘴)喷出高达几米的火焰,温度高达1000~1500℃、主要以辐射传热的方式,将大部分热量传给辐射室(又叫炉膛)炉管(也叫辐射管)内流动的油品。烟气沿着辐射室上升到对流室,温度降到700~900℃。以对流传热的方式继续将部分热量传给对流室炉管内流动着的油品,之后温度降至200~450℃的烟气从烟囱排人大气。油品则先进入对流管再进入辐射管,不断吸收高温烟气传给的热量,逐步升高到所需要的温度。2025-08-01 -
管式炉
一、 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
管式加热炉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:辐射室、对流室及烟囱,图1是一典型的圆筒炉示意图。
炉底的油气联合燃烧器(火嘴)喷出高达几米的火焰,温度高达1000~1500℃、主要以辐射传热的方式,将大部分热量传给辐射室(又叫炉膛)炉管(也叫辐射管)内流动的油品。烟气沿着辐射室上升到对流室,温度降到700~900℃。以对流传热的方式继续将部分热量传给对流室炉管内流动着的油品,之后温度降至200~450℃的烟气从烟囱排人大气。油品则先进入对流管再进入辐射管,不断吸收高温烟气传给的热量,逐步升高到所需要的温度。2025-08-01 -
管式炉
一、 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
管式加热炉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:辐射室、对流室及烟囱,图1是一典型的圆筒炉示意图。
炉底的油气联合燃烧器(火嘴)喷出高达几米的火焰,温度高达1000~1500℃、主要以辐射传热的方式,将大部分热量传给辐射室(又叫炉膛)炉管(也叫辐射管)内流动的油品。烟气沿着辐射室上升到对流室,温度降到700~900℃。以对流传热的方式继续将部分热量传给对流室炉管内流动着的油品,之后温度降至200~450℃的烟气从烟囱排人大气。油品则先进入对流管再进入辐射管,不断吸收高温烟气传给的热量,逐步升高到所需要的温度。2025-07-31 -
管式炉
一、 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
管式加热炉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:辐射室、对流室及烟囱,图1是一典型的圆筒炉示意图。
炉底的油气联合燃烧器(火嘴)喷出高达几米的火焰,温度高达1000~1500℃、主要以辐射传热的方式,将大部分热量传给辐射室(又叫炉膛)炉管(也叫辐射管)内流动的油品。烟气沿着辐射室上升到对流室,温度降到700~900℃。以对流传热的方式继续将部分热量传给对流室炉管内流动着的油品,之后温度降至200~450℃的烟气从烟囱排人大气。油品则先进入对流管再进入辐射管,不断吸收高温烟气传给的热量,逐步升高到所需要的温度。2025-07-31 -
管式炉
一、 管式加热炉的工作原理
管式加热炉一般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:辐射室、对流室及烟囱,图1是一典型的圆筒炉示意图。
炉底的油气联合燃烧器(火嘴)喷出高达几米的火焰,温度高达1000~1500℃、主要以辐射传热的方式,将大部分热量传给辐射室(又叫炉膛)炉管(也叫辐射管)内流动的油品。烟气沿着辐射室上升到对流室,温度降到700~900℃。以对流传热的方式继续将部分热量传给对流室炉管内流动着的油品,之后温度降至200~450℃的烟气从烟囱排人大气。油品则先进入对流管再进入辐射管,不断吸收高温烟气传给的热量,逐步升高到所需要的温度。2025-07-31
CopyRight 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济南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| 备案号:鲁ICP备18029463号-2 | 技术支持:云畅网络 | 网站地图【域名/Sitemap】
提供焦化节能环保设备较高价值的解决方案
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制造经验
自主研发,多项专利
2009年获得《一种负压脱苯方法及设备》发明专利,专利号:ZL 2009 1 0014859.7 ;2010年获得《酚氰废水物化发治理工艺及设备》发明专利,专利号:ZL 2010 1 0116205.8 ; 2010年获得《一种多效节能氨回收工艺及设备》发明专利,专利号:ZL 2010 1 0273975.3; 2012年获得《利用焦炉烟道气余热蒸氨的方法与设备》发明专利,专利号:ZL 2012 1 0079169.1;2014年获得《利用煤气脱硫产生的废硫生产硫铵的装置》发明专利 专利号:ZL 2014 1 0604377.8;2014年获得《热耦合负压脱苯、再生一体化装置》发明专利 专利号:ZL 2014 1 0598992.2;2015年获得《回收焦炉荒煤气余热的上升装置》发明专利 专利号:ZL 2015 1 0733591.8;2015年获得《焦化煤气与含氨废水一体化处理双净化系统》发明专利 专利号:ZL 2015 1 0690115.2; 2015年获得《自制冷型焦炉荒煤气初步冷却装置》发明专利 专利号:ZL 2015 1 0050651.6;2017年12月荣获“炼焦化学产品绿色回收成套关键技术及应用”科技进步一等奖(证书编号2017J-241-1-038-009-D02)。